1.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,具有一定的自然特征,又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。土地有两个基本属性,一是(B),二是质量。
A.体积 B.面积 C.分布
2.农田的化肥流入到河流和湖泊中,主要引起的反应是(B)。
A.化学反应 B.富营养化 C.物理反应
3.被视为“文明病”克星的是(B)。
A.精制米 B.糙米 C.大米
4.我国有“鱼米之乡”之称的是(A)。
A.长江中下游平原 B.东北平原 C. 华北平原
5.“土地日”是国务院确定的第一个全国纪念宣传日,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为保护土地而设立专门纪念日的国家。我国的土地日是每年的哪天?(A)
A.6月25日 B.6月23日 C.5月26日
6.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,明确提出要确保粮食安全,坚守(A)亿亩耕地红线。
A.18 B.19 C.20
7.2018年我国粮食产量第一大省是(A)。
A.黑龙江省 B.河南省 C.广东省
8.肥料随灌溉水施入田间的过程叫(B),包括滴灌、渠灌和喷灌等。它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,节省肥料的用量,有利于保护环境。
A.环绕施肥 B.灌溉施肥 C.混合施肥
9.(C)是农业生产的基础,没有它任何作物都无法生长。
A.经济资源 B.农业机械 C.土壤
10.根据《基本农田保护条例》,下列耕地不能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是(A)。
A.需要退耕还林、还牧、还湖的耕地 B.蔬菜生产基地
C.农业科研、教学试验田
11.土壤是岩石经长时间的(A)形成的。
A.风化作用 B.构造作用 C.火山作用